久则钝兵挫锐意谓用兵旷日持久就会导致军队疲惫锐气挫伤钝疲惫、
久则钝兵挫锐:意谓用兵旷日持久就会导致军队疲惫,锐气挫伤。钝,疲惫、困乏的意思。挫,挫伤。锐,锐气。
攻城则力屈:力屈,指力量耗尽。屈,通“绌”,竭、竭尽。
久暴师则国用不足:意谓长久陈师于外就会给国家经济造成困难。暴,露,“曝”的本字。
屈力殚货:指力量耗尽,经济枯竭。殚,尽、枯竭。货,财货,此处指经济。
诸侯乘其弊而起:其他诸侯国便会利用这种危机前来进攻。弊,疲困,此处作危机、危难解。
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意谓即便有智能超群之人,也将无法挽回既成之败局。后,后事,此处指败局。
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拙,笨拙、不巧。速,迅速取胜。巧,工巧、巧妙。
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谓长期用兵而有利于国家的情况,从来不曾有过。
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不尽知,不完全了解。知,了解、认识。害,害处、危害。利,利益,好处。意谓必须充分认识用兵的危险性。
【译文】 用兵打仗,贵在速胜,旷日持久就会使军队疲惫,锐气受挫。攻打城池,会使得兵力耗竭;军队长期在野外作战,会使国家财力不继。如果军队疲惫,士气受挫,实力耗尽,国家经济枯竭,那么诸侯列国便会乘此危机发兵进攻,到了那时即使有智慧超群的人,也将无法挽回危局。所以,用兵打仗,只听说过指挥虽拙但求速胜的情况,而没有见过讲究指挥工巧而追求旷日持久的现象。战事久拖不决而对国家有利的情形,从来不曾有过。因此,不完全了解用兵弊害的人,也就无法真正理解用兵的益处。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
役不再籍:役,兵役。籍,本义为名册,此处用作动词,即登记,征集,按名籍征发。再,二次。
粮不三载:粮草不多次运送。三,多次。载,运输,运送。
取用于国:取用于国内。
因粮于敌:粮草给养依靠在敌国就地解决。其主要途径是抄掠敌境。因,依靠、凭借。
- ◎评点养生六事与为学四字谕纪泽纪鸿(同治十年十一月)◎评点“[图]
- 再往北二百三十里有座小咸山山上不生长草木不论是冬天和夏天都有[图]
- 陈伟堂相国陈官俊(?— )字伟堂山东潍县人嘉庆十三年([图]
- 重(chóng崇)出重复出现王恭言辞清爽意思简明能谈论但他读[图]
- 去离去离开太息叹息魏君离开吴县到现在已经三年了有一天我们同在[图]
- 鲁国的季孙刚杀掉他的君主吴起就到他那里去做官有人对吴起说“被[图]
- 工通“功”秦诸侯国名范围包括今陕西大部、甘肃东南部和四川、河[图]
- 赞费宾伯 赞费宾伯宾伯名观江夏 人也刘璋母观之族姑璋又[图]
- 黄门郎即黄门侍郎属省内官员常随侍君主左右享祀祭祀现在县城东门[图]
- 陈淳可均似知可辞似仁可蹈似勇天下国家至大难治也而资禀明敏者能[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