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KTV招聘网!
loading
免费发布信息
·合肥 [切换]
    合肥KTV招聘网 > 合肥热点资讯 > 合肥励志/美文 >  话是这么说,但当姜诸儿逐渐巩固统治时,姜无知没有任何机会下手

    话是这么说,但当姜诸儿逐渐巩固统治时,姜无知没有任何机会下手

    时间:2022-08-18 01:36:34  编辑:快推网  来源:  浏览:568次   【】【】【网站投稿
    话是这么说,但当姜诸儿逐渐巩固统治时,姜无知没有任何机会下手夺权,只能心字头上一把刀——忍!自己窝在老鼠洞里,看着敌人风光无限,这种痛苦的煎熬滋味是用语言无法表述的。从《史记·齐世家》的记载来看,姜无知出现在姜诸儿即位后的历史舞台上,主要有两个时间段。一是姜诸儿即位之初,二是姜诸儿即位的第十二年,也就是说,姜无知整整忍了十二年。虽然史料有限,不过从逻辑上判断,姜无知在这十二年中不会做出格的事情,他

    话是这么说,但当姜诸儿逐渐巩固统治时,姜无知没有任何机会下手夺权,只能心字头上一把刀——忍!自己窝在老鼠洞里,看着敌人风光无限,这种痛苦的煎熬滋味是用语言无法表述的。

    从《史记·齐世家》的记载来看,姜无知出现在姜诸儿即位后的历史舞台上,主要有两个时间段。一是姜诸儿即位之初,二是姜诸儿即位的第十二年,也就是说,姜无知整整忍了十二年。虽然史料有限,不过从逻辑上判断,姜无知在这十二年中不会做出格的事情,他依然在忍,同时在等待报复的机会。

    关于姜无知的性格,史无详载,但面对强势的敌人,一忍就是十二年,这不是轻易可以做到的。特别是襄公四年(前694),姜诸儿设计害死了鲁公姬允,但鲁国依然对姜诸儿毕恭毕敬,这一点应该对姜无知产生了很大的刺激。男人有权有势有美女,杀人还不受追究,这正是姜无知所追求的人生。对姜诸儿的风光无限,姜无知只有羡慕、妒忌、恨。

    同样是忍,姜无知和后世的勾践有所区别,勾践虽然给夫差当马奴,吃粪便,但后来勾践回到越国,有自己的政权和军队。而姜无知什么都没有,无权无势,即使姜无知暗中和齐国官僚阶层往来,也不敢明目张胆。再者,对齐国官僚上层来说,跟着齐侯,富贵等身,谁会和受国君猜疑的落魄公子混在一起?此时的姜诸儿还没有犯下明显的错误,统治一如既往地稳固,让姜无知丝毫看不到翻身的希望。

    姜诸儿的统治到了第十二年,突然出现了朝着姜无知有利的方向发展的转机。

    姜诸儿不算是个明君,也不算是个十足的昏君,他更准确的历史定位是中庸之主。这类帝王在执政时有个明显的特征,就是政治上基本不犯错,生活中小错不断。但话说回来,帝王的家事就是国事,私生活中的一些不太为人所注意的细节往往在历史的放大镜中被放大,直到酿出影响历史发展进程的变局。

    细节决定成败,这话说得很有道理,特别是位高权重的人物,平时都把精力放在大事上,所以他们最容易在一些小问题上犯下不可思议的低级错误。

    最典型的就是明世宗朱厚熜,朱厚熜守国有成,但性格过于偏执,好仗势凌人,下人经常被他责打,最终惹出骇人听闻的“壬寅宫变”,朱厚熜差点被愤怒的宫女用绳子勒死。

    姜诸儿文治平庸,但武功还算不错,在江湖上拎刀乱砍,和郑、卫等国四处结盟拜把子。在姜诸儿治下,齐国国势虽不说是如日中天,也算得上是稳健发展。但姜诸儿没有朱厚熜那么幸运,同样是下人作乱,朱厚熜逃过一劫,姜诸儿却万劫不复。

    姜诸儿被杀的原因,按这几年流行的文艺范说法,就是“一个西瓜引发的血案”。西瓜是不会杀人的,姜诸儿之死,是因为姜诸儿把瓜当成忽悠大臣的工具,结果大臣被他惹毛了,一怒之下,做掉姜诸儿。

    被姜诸儿戏耍的大臣就是齐国大夫连称和管至父,在姜诸儿出事的前一年或前两年,他们被国君派到葵丘(今山东临淄西)驻守。虽然说葵丘距离齐都临淄不远,但毕竟不如国都锦绣繁华,没人愿意去外面喝风受苦。

    从《左传》所载相关资料的字面意义来推测,连称和管至父是不想驻外的,虽说君命难违,但他们应该向姜诸儿表达过自己的不满。为了平抚二人的不满,姜诸儿也做了妥协,与二人达成了一个口头协议。

    因为二人是在当年七月瓜熟时节被派驻葵丘的,姜诸儿做出承诺:你们只在葵丘驻守一年,等到明年瓜熟的时候,寡人就把你们调回临淄。连称和管至父觉得一年很快就会过去,也就痛快地答应了。

    老话说,“君无戏言”,周成王姬诵因为一句戏言要封弟弟姬叔虞,被史官逼着实封姬叔虞于晋。因为君主的权威,一言九鼎,让连称、管至父相信了姜诸儿的承诺。

    转眼到了第二年的瓜熟时节,连称、管至父开始打点行装,准备回临淄享福,谁愿意待在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喝凉风。但让二人失望的是,等了N天,齐侯的调防令始终没有发到他们手上。

    作为臣下,是不能违抗国君命令的,没有姜诸儿的手令,他们不敢贸然回去。唯一能做的,就是提醒齐侯,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这就如同甲借钱给乙,约定一年后归还,但时间到了,乙装聋作哑,甲只好“厚着脸皮”催促乙还钱。欠钱的趾高气扬,债主低三下四,连管二人窝囊兼憋屈的心态和债主甲是一样的。

    最新便民信息
    合肥最新入驻机构
    15535353523